【高速网 汤静敏】疫情仍未结束,战斗还在继续,马家河收费站的员工们依然在坚守岗位战疫情,夜以继日守疫线,用责任和担当,让这个特殊的春天有了前行的力量。
小喇叭,喊出战疫最强音
“请大家遵守防疫要求,主动配合,出示48小时内核酸证明。”
“请扫场所码,下车做核酸检测!”
“请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,全程佩戴口罩,做好自我防护。”
小喇叭里收费班长王珏的喊话声持续而有力,引导出站的司乘提前扫码,靠边停车,戴好口罩,形成战疫现场“最强音”。
从3月18日属地防疫部门在该站出口广场设置检疫点以来,小喇叭就成了王珏时刻不离的抗疫工具,即使早已口干舌燥,声音嘶哑,也始终充满耐心,主动化解司乘对通行缓慢的焦躁,保障现场核酸检测快速、高效、有序进行。
行万步,丈量战疫主阵地
疫情当前,人们都被叮嘱在家“一动不动”,但他们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频频过万,看似放松过头的他们,实则脚下迈出的每一步,都是为了司乘的健康安全。站点说大不大,但每天在广场上来来回回地奔忙,稽查队长刘晓峰的微信运动步数总能轻松过万。他的工作很简单,就是及时疏导车辆,帮助出站口提高通行效率,避免广场上出现车流拥堵、人群聚集。一天下来,双腿肿胀麻木,他也从未叫苦叫累、想过退却。
负重担,拧紧战疫安全阀
“消杀工作虽然辛苦,但只要我们多坚持一会儿,大家的安全就能多一份保障。”尽管双肩勒得生疼,收费员喻金波依然坚持细致地喷洒。
每天背着重达数十斤的消毒喷雾器,行走在车道与岗亭之间,进行两轮消杀工作,已经成为马家河站一线班组本轮疫情以来的“日常 ”。
接班后,收费班长和班员们就会“全副武装”开始行动,除了全方位喷洒消毒,他们还会用浸泡过消毒液的毛巾,对岗亭桌椅、门窗、把手、卡盒等设施设备逐项擦拭消毒,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——就是全面无死角地进行环境消杀,不给病毒丝毫可乘之机。
眉目间,传递战疫必胜信心
透过防护面罩,口罩上方是收费员王芳微笑的眼睛。疫情加重,防护升级,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轮班制,这位年轻的二胎妈妈毫无怨言,克服了家中的牵挂,在收费岗亭中默默坚守。这已经是她驻站的第24天,连续多日的工作让她身体有些疲惫,但她依然认真执行着微笑服务标准,用眉眼的弧度,传递着攻克时艰的温暖与力量和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勇气与信心。
版权提示:本文由高速网作者上传并发布,高速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高速网立场,仅限业内交流用途,高速网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未经作者许可,不得转载。